(视频稿)
成品视频:为什么FydeOS在国内注定小众?_哔哩哔哩_bilibili

几年前,我开始对操作系统感兴趣,当我在互联网中翻找着各种操作系统的时候,我看到了一个有些不同的身影——FydeOS。那时的我还没有自己的手机号码,而它的配置界面就这样把我挡在了门外。而几年后的今天,再一次将我挡在门外的,是它的设计理念。

  1. 割裂

我们来假设你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,你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文档,面对各种各样的会议,因为忍受不了Windows的臃肿与Linux的生态缺失,你选择了FydeOS。你电脑上的常用软件有:QQ,微信,腾讯会议,Office三件套。

前三个软件的解决方案基本相同,你可以选择Linux版或安卓版,但每个版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,例如安卓版的QQ与微信不能和手机同时登录,Linux版微信需要自行配置输入法,安卓版腾讯会议共享屏幕仅能看到安卓子系统内的应用,Linux版腾讯会议开不了摄像头。

来到Office三件套,便多了一个官方推荐选择:上传至Onedrive或Google云盘后打开。在中国大陆网络环境下,这两个网站的访问体验并不好。安卓版的WPS Office功能不完善,Linux版还要先将文件移至Linux共享目录下打开,多出了一个步骤,体验感瞬间爆炸。其实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Crossover Chrome OS安装Microsoft Office,但这款软件的售价为39.95美元每月,约合人民币290元。(花屏)

更难受的是,所有的优缺点全部需要你自己去摸索测试,在使用FydeOS的半个月里,我已经在论坛发了好几篇求助帖,但是得到有效回复的寥寥无几。这一套下来,大多数人已经被劝退了,即使你能承受这样的繁琐,在使用过程中,你也会感到严重的割裂感——它不像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,而更像是一个带有Google桌面与安卓子系统的Debian Linux。

  1. 性能

如果你认为:哎呀FydeOS本质上就是个浏览器,用不了多少性能,那你就大错特错了。FydeOS对普通用户来说“能用”的最大原因就是它的两个子系统,也就是容器,而容器的内存占用是很夸张的。在我的16GB内存的主力机上日常使用时,FydeOS的空余内存最小能达到2GB,而这一数字,在同一台电脑上的Windows与Kubuntu基本是8GB。如果你再开个Steam玩游戏,还要多个Borealis容器。正因如此,在4GB内存的Raspberry Pi 4B上运行时,社区中的一众用户不会推荐你打开子系统。

  1. 细节

如果你想要将FydeOS与Windows系统装在一台机器上,你必须关闭安全启动功能,或者参照Github上的grub2fyde项目更改UEFI启动项。但是,这些事对非技术性用户来说并不简单,甚至还有搞炸引导的风险。对于一些追求安全性的用户来说,Windows下的安全启动是十分必要的,因此你就会发现,当你每次开关安全启动后打开Windows时,你的PIN码竟然会失效!(花屏)还有特别多影响使用体验的小细节,OpenGApps安装的缓慢,Linux下的大小写失灵,微信在Linux下输入法的另外配置,arm64架构应用在x86_64架构下的经常崩溃,都无时无刻不令人抓狂。

上面这三条,每一个字都映射出了FydeOS,甚至是同根同源的ChromeOS最核心的设计理念——云优先与安全。是的,它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为了普通人的使用,而是为了那些总是与网页打交道的用户,例如大学教职工。也难怪,在巅峰时期,ChromeOS能够超过macOS,成为美国市场第二大操作系统。这也就是为什么,FydeOS的商业解决方案页面上的应用领域,是数字标牌与自助终端的理想方案。相比之下,劣势也很明显:它不适合需要使用本地应用的用户,它不适合离线办公,它也不适合需求复杂多样的用户。在此,我们终于能够解答这期视频标题中的问题:为什么FydeOS在国内注定小众。它不是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系统。

但如果,我们转变一下视角,看看它能发挥出光彩的地方呢?

它可以是小孩子的第一台电脑,令他们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;它可以是企业管理的的低成本解决方案,简化配置与管理流程,为企业节省可观成本;它可以在低性能设备上满足基本的上网需求,使更多的人迈入网络。如果你只是写写代码,看看网页,FydeOS足以满足你的要求。

可能在生活中,它早已悄然融入,只是我们并不了解。或许在你孩子使用的学习机上,在商场的信息查询终端里,在公司的前台设备中,FydeOS 正悄然运行着。

愿FydeOS越来越好。愿将来有一天,我们能看到它在操作系统的竞争中,绽放出耀眼的光彩。